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满井游记》学生质疑式课堂教学设计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满井游记》学生质疑式课堂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。

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满井游记》学生质疑式课堂教学设计

 

 《满井游记》学生质疑式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、提升文言语感,拓展积累方法,体会整散句错落之美。

 2、赏读满井景物之美,继续涵泳理解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。

 3、收获审美方法——联系全文、知人论世、尝试文化思考。

 教学重点 赏读满井景物之美,继续涵泳理解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。

 教学难点 收获审美方法——联系全文、知人论世、尝试文化思考。

 教学过程 一、导入新课 朱熹的话:学者读书,须要致身正坐,缓视微吟,虚心涵泳,切己省察。

 (调动课堂气氛,让学生以此态度投入本节课学习。)

 二、展示学生质疑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,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预习了课文,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。本节课便依照这两个焦点问题,教师为学生搭建“脚手架”,让学生在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中水到渠成解决问题,实现问题从学生中来、问题由学生解决的学本课堂。

 1、题目是《满井游记》,第二段才写了满井的春景,第一段是否多余? 2、最后一段与《小石潭记》“以其境过清…”基调是否一致 ?

 预设:问题一从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入手,赏读满井景物之美,继续涵泳理解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从而自然领悟第一段作用,也希望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感悟;教师再借此引领学生探究第三自然段的情感,理解公安派散文的特点,让学生充分体悟本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所记景色不同,写作心境不同的单元主题,解决第二个问题,并带给学生文化思考。

 三、活动一:

 初读课文

 我能辨音析字义 1、自主学习、合作交流 自由诵读 分享交流:

 你觉得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; 哪些词句你可以帮助大家迁移拓展。

 学生自主学习,合作交流,然后学生展示收获,注意方法的归纳。

 2、字音检查,考考学生的专注力 廿二日

 偕数友

  土膏

 脱笼之鹄

 靧面

  髻鬟

  浅鬣 风力虽尚劲

 泉而茗者

 罍而歌者

 红装而蹇者 汗出浃背

 曝沙之鸟

 呷浪之鳞 3、词语学生交流后,教师引领学生总结方法 病入膏肓

  膏粱子弟

  膏腴之地(成语与文言同步学)

 于是冰皮始解,波色乍明(参照结构理解词义)

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(迁移旧知)

 四、活动二:

 赏读

 走进满井

 我能涵泳赏美景 1、假如你就是脱笼之鹄,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流连?为什么? (方法:学生以批注的方式读书,交流时要用自己的诵读诠释情感)

 教师示例

 学生交流,教师相机点拨。

 预设: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注意文中为何把“山”比喻成“少女”,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,体会作者的匠心;在诵读时注意体会句式整散错落之美。

 2、学生整段诵读展示,体会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。

 3、自然生成:面对如此美景,袁宏道不由得发出了什么样的肺腑之言? 学生齐读: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也。

 五、活动三:悟读课文 我能探究解疑惑 此时,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层层铺垫中也就迎刃而解。

 1、在活动二的基础上,引领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。

 加深对“城居者”的理解,照应第一段,不仅说出自己的心情,也说明所有“城居者”都不能体味到这份惊喜,惊喜之余有反思。拓展“忙”的解字,“忙”便是“心无”,帮助学生理解情感。

 2、最后一段的情感 由最后一段拓展唐宋散文与明代公安派山水小品的不同,给学生一个宏观印象。拓展“而此地适与余近”“近”的理解,让学生理解不仅仅是距离上的“近”,更是心灵上的契合。抓住关键词理解文本,是教师必须拥有的面对文本的力量,也是将学生思维引领到深处的必经之路。

 1)诵读谈体会 2)作者介绍(知人):

 袁宏道,万历二十年中进士,不愿做官,请假归家。喜欢访师求学,游历山川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 年),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,让他进京,被授予顺天府教授,是个闲职。这一年的早春二月,他和几个朋友游览了京郊的满井,写下此文。

 教师点拨:人生充满劳绩,但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之上。

 3)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,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,这与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重理念的写法不同。

 六、作业 拓展诵读《春游西湖》(了解公安派山水小品的风格)

 周末电影推荐《大明县令袁宏道》(加深对袁宏道的了解)

 板书

 满井游记

 副板书 成语

 景语情语

 结构

 联系全文

  知人论世

  迁移

  ——本课例系送教下乡课

推荐访问:标签 上册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《满井游记》学生质疑式课堂教学设计